10月24日,《黑龙江日报》三农云串门专栏刊发《把山药种进寒地黑土,拢共分几步?》一文,对农担公司金融助力桦川县万兴合作社发展壮大进行了报道,报道全文如下:
提起山药,您一定不陌生,拔丝山药、蓝莓山药、山药排骨汤……山药凭借着独特的口感、丰富的营养、各式的烹饪装点了老饕们的餐桌。作为药食同源的农作物,山药广泛种植于河南、安徽、江苏等地,受环境所限,较难在黑龙江省的寒地黑土中生长。
近些年来,“寒地山药”的名字正逐渐被消费者所熟知,本期节目将连线省内的山药种植者,听她讲讲“寒地山药”那些事。
近日,在佳木斯市桦川县万兴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内,深松机轰鸣着在黑土地上挖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,笔直粗壮的山药带着泥土的芬芳整齐排列在地垄上,村民们小心翼翼地铲去山药旁边的泥土,甚至都不想伤害每一根细小的根须。因为他们知道,在东北的寒地黑土里,种出这样的山药,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。
“我们合作社以种植山药为主,现在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。”该合作社负责人高晶超一边用镜头分享仓库内成排堆放的山药,一边向记者介绍。她说,山药适宜生长在疏松、肥沃、土层深厚的沙土地,而且对温度和土壤水分有一定的要求,这就需要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。高晶超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,将土壤改良、生物有机、绿色富硒高钙等技术运用到了寒地山药种植上面,解决了这一难题。
在合作社的加工车间内,包装精美的山药煎饼吸引着记者的目光。高晶超介绍,合作社不仅种植山药,还加工山药,他们通过运用纳米破壁技术和以山药为主的药食同源配方,生产出了营养、口感、品质兼备的煎饼,受到了市场的欢迎。
“想要把山药种进寒地黑土并且发展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,着实需要很多步骤。首先我们需要选育适合本地种植的山药品种,其次我们要将土壤改良成为适宜山药生长的环境,再配合一系列的技术将山药的品质提上去。我们还要思考如何将寒地山药的品牌叫响,扩链升级,提高附加值。”
高晶超还说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实现这些的重要一步还是要解决资金难题。那么她是怎么解决资金问题的呢?带着疑问,记者连线了黑龙江省农业担保公司桦川分公司总经理黄永和。
“2019年末,我们了解到高晶超合作社的发展困境,经过数次实地走访考察和交流,我们感受到了高晶超对黑土种植的执著和对山药事业的热爱,决定为她提供资金支持。”黄永和说。
“2020至2022年间,我们公司分三次为高晶超的合作社担保贷款700万元。”黄永和欣喜地发现,如今合作社山药的种植面积从200亩发展到了1050亩,还新增了水稻、寒地油桃等多种农作物,建造了储藏冷冻合一的仓库,开设了山药煎饼小作坊,还建立了无尘食品加工车间合作社,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愈发完备。
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合作社加快了发展步伐。截至目前,万兴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已超过4200亩,主营业务收入已超过1000万元,净利润也超过300万元,年利润上升了约30%,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山药食品产业链,不仅为附近村屯农户提供了长期务工的机会,还带动周边55个贫困户实现脱贫,引导农民创业增收,成为当地种植合作社的排头兵。
“合作社的成长让当地更多的农民企业感受到国家的支持,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也充分体现了农担公司将助农资金融入到干真事、做实事的农民手中。”黄永和表示,公司将继续积极搭建银企融资平台,助力农村经济发展,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。